广州不冷,如何用想象力演绎冷?

res01_attpic_brief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报道:

马友友至今斩获过18项格莱美大奖,却一直拒绝登上领奖台;他是叱咤西方古典乐坛的风云人物,却没有任何音乐学院的毕业文凭;他是古典音乐界的“宠儿”,热衷于提升文化的地位,希望用音乐让人们过上更快乐、更美好、更有创造力的生活。

放眼全球,马友友的音乐成就与明星气质征服了无数人,这位全球唱片销售累积量超过千万张的古典音乐界超级偶像代表,至今仍以源源不绝的创意跨越国界和文化,用他的艺术和思想与听众作最直接的沟通。

最近,他在广州二沙岛,和一帮青年人一起开启了2019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的头脑风暴。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指挥余隆用“老马识途”来形容马友友,虽是调侃,却非戏言,因为总是尝试打破边际的马友友,知道如何开启探索的无限可能。

在广州用音乐造了场“雪”

在音乐周的第一天,马友友就将这个命题抛出:“到底应该如何诱发对音乐的想象?”他给出的答案令人惊讶:“要达到音乐的想象极致,色、声、香、味、触缺一不可。”

以五识、五感启发音乐的想象力,这是马友友的创造,乍听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想之后,会发现有“根”可循,而且根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知音。和许多比赛型音乐家不同,马友友从不靠技术打动听众,他力图以触觉、听觉、视觉引发想象力的发生,实现从“Physical Movement”(物理运动)到“Meaningful Emotion”(情感)的升华。

“演奏舒曼这首作品的时候,你可以回想恋爱的经历,那种忐忑的、心跳加速的、极端情绪化的感受。当你把这种心情融入演奏时,会有一种过山车一样的刺激感……不要轻易错过一个乐句,因为音乐停止,你的爱就消失了。”在音乐周的第一堂公开大师课上,马友友在不停“诱导”青年人,尝试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并把它传递给观众。

如马友友所言:“教育和文化说到底就是一回事:创造能存留于记忆中的事物。文化,最重要的不是被创造了出来,而是诞生之后,存活于人心之中。”马友友认为,对于音乐而言,观众所听到的声音犹如“冰山一角”,海平面之下的才是真正的音乐,“创作者只有借助音乐传达的哲学精神,才能在音乐和听众之间充当一个好的译者。”

当年,马友友在茱莉亚学院就读7年后,虽然成绩名列前茅,却毅然选择退学、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人类学,成了“人类学里最会拉大提琴的音乐家”。早在少年时代,他就被各路老师批评过“不肯钻研技术”,如今即将踏入63岁,马友友的练琴秘诀,依然与众不同——想象自己在练琴,也是练习的一部分。他说,无论是想象自己在练琴,还是真的在练琴,大脑都会建立起同样的神经联系和肌肉记忆。

这说起来确实真的很玄妙,但他相信,有一种“精神力”的存在,这让音乐的力量更强大。

在广州的“大师课”上,他也在不断强调“音乐中的精神想象”。“现在广州并不算冷,甚至可以说非常舒服。但作为演奏者,你要用你的想象力去表现出这种与广州现实世界相反的冰冷的感觉……”在马友友的引导下,演绎者和现场聆听者彷佛从西贝柳斯的《第六交响曲》中体验到了“冬天里第一场雪的气息”,音乐也彷佛从“空气振动”转变成情感的一部分。

愿音乐成为沟通世界的语言

有评论家认为马友友“无所不奏”,比一般的古典音乐家更为兼容并蓄。问及诀窍,他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他的一件“法宝”。

对西方古典音乐研究得越深入,马友友就越是想探究其他古老文化的音乐表达方式,尤其是同他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

20年前,马友友创建“丝绸之路”音乐组织并执行“丝路计划”,招募亚洲和非洲的音乐家与美洲音乐家碰撞合作,探索音乐中存在的哲学共通性,再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这几年,他也带了不少丝路乐团的成员来到广州,和青年人一起“做实验”。

“思考天地人,是回答‘我是谁?’,天地悠悠,你我如何安身立命?”在这一届音乐周上,这样的“哲学命题”几乎贯穿在每一次的排练中。包括即将于1月19日举行的音乐周闭幕演出,马友友将带领来青年音乐家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和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这两首极高难度的乐队作品。

他用哲学的视角看世界,声音的边界由拓展:“我最大的目标是将音乐化为沟通的语言,跨越不同种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马友友身上,青年人看到了一种令人感动的努力:大提琴不再局限于一件器乐,而成了实现理想的媒介。或许正是这种理想,使马友友广受欢迎。在广州连续举办三年的音乐周,也是他音乐理想的延伸。

对话

理解音乐中不同的情感层次

南方日报:您向青年音乐家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目的是什么?

马友友: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有基本的责任感、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一届音乐周,我以“天、地、人”作为授课的首要内容,让大家思考“我是谁”“我该怎样融入当下的环境”,以此让年轻人学会如何看待世界。每个音乐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拿我来讲,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是音乐家,再次才是一个大提琴家。

年轻人学乐器的时候,也要学习文化,了解“天与地”之间的知识,而不是把全部心思都钻在技巧学习中,有了这些东西,你才能够理解音乐中不同的情感层次,否则,演奏者就是个使乐器发声的物件,是个匠人,永远成不了音乐家。

我个人喜欢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角度看待事物,习惯先了解外部世界再反观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思考“应该如何与世界连接?”我会好奇,为什么不同的人想法会不同,然后找到更好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会给我们正确的方向和无穷的希望。

南方日报:这一届音乐周为什么选择演奏勃拉姆斯双协奏曲和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

马友友:乍眼看,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与前者有天壤之别,可这种对比恰好突出我们在音乐周相处的共同目标——营造不一样的音响世界,运用不一样的音乐语汇,共享友谊、责任与恩惠。通过这些作品以及还有大家参与的室内乐组、丝路乐队与交响乐团,我们再次发掘音乐最核心的学问:个人的、亲昵的独特音乐表现能够提升觉知,让我们可以体现自己,同时了解他人。

南方日报:这一届的音乐周为何选了那么多粤港澳音乐家?

马友友:成功入选2019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乐团的青年音乐家共有72名,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的青年音乐家占比最高,此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匈牙利等十余个国家的专业乐团骨干。在我们的成员中,增加了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青年教师,我们希望将音乐周的核心理念最大化传播给大湾区内的青年学子。

报道来源
南方日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9-01/18/node_12.htm
二O一九年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