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青年音乐周 大湾区育英才

xyj (7)

大公报讯 记者黄宝仪 报道:
为期九天的“2019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简称YMCG)本月十九日晚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英国、德国、捷克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十二名青年音乐家,在艺术总监马友友和他的导师团队带领下,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老哲学入手,探索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係,长达四个小时的“马拉松音乐会”经过青年人的即兴融合,派生出了全新的、充满创意的音乐作品,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回味无穷的音乐盛宴。

  本届音乐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遊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共同承办。踏入第三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2019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创下不少值得记录的数字:艺术委员会主席、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首次指挥开幕音乐会,联袂青年钢琴家张昊辰演出陈其钢《五行》、拉赫曼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德伏扎克《第九交响曲》;艺术总监马友友首次举办大师班,两场大师班共计吸引数百名公众参与;音乐周首次面向全球进行开幕式及闭幕式音乐会全程网络直播,其中开幕式音乐会共计近九万人观赏,音乐周期间各类短视频录得超过五百万次的点击播放。

  13国青年演绎丝路传奇

  每年最值得观众期待的丝路青年乐坊部分,今年共引用四个音乐主题:阿拉伯民间音乐《河边的两个女孩》、阿力克帕尔.塔基耶夫《望穿秋水》、中国朱昌耀和马熙林《江南春色》以及美国麦克.布洛克的《汤德小调》,派生出十五个即兴作品,由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多个城市共计七十二名青年演奏家分组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音乐周大湾区特色尤为明显。据介绍,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劃即将出台之际,整合大湾区内优质文化资源,互联互通,体现核心城市中心作用,也是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使命和今后发展的方向。音乐家如何秉承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合作精神,讲好大湾区故事,在与世界对话中传递中国声音,是本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侧重点。为此,本届音乐周特别策劃了一个项目,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的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力图将音乐周的核心理念最大化的传播给大湾区内的青年学子,因此今年乐团成员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佔比最高。

  来自香港的小提琴手黄佳骏表示,音乐周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探讨“沟通和交融”等文化议题,“它所传达的跨越文化、共创未来的音乐理念和文化精神,也是作为青年人的我一直在思索和尝试的。”此外,粤港澳地区合共近百人次的青年教师首次观摩音乐周,与导师之一、哈佛教育学者蒂娜.布莱思共同探讨青年教育的心得。

  马友友领衔指导融中西哲学

  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导师们分别用“社区”、“边际”、“发现”、“冒险”等关键词来形容自己九天音乐之旅的收穫,马友友则选择了“个人”,他认为中国哲学讲“天地人”,这其实也是世界哲学,是音乐家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认识世界的手段。面对当下饑荒、全球气候恶化等问题,马友友认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无可避免,音乐也不能立刻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甚至消除歧见。中国的文化与哲学为世人所用,西方音乐能被中国人所热爱,因为中国文化和西方音乐都具备普世价值,而中国也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

  谈及音乐周的未来时,马友友表示“如何调动大湾区的专业乐团、音乐人才,打造更好的区域文化模式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因此未来每年马友友都会来广州开设“大师公开课”,并组织导师团、青年音乐家深入社区,为广东普通民众尤其是六至九岁的儿童表演,同时音乐周还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为本地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

报道来源
大公报
http://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19/0121/238253.html
二O一九年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