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天,马友友让巴赫融入了广州

QQ图片20200129225923

1月18日晚,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在一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马拉松”音乐会中落下帷幕。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6时开始,没有中场休息。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音乐周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执棒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演出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调奏鸣曲》。

历时9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巴赫精神贯穿始终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本届音乐周由省文旅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吸引了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校长们及中国音协主席团成员、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团成员等业界大咖亲临。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ías Tarnopolsky连续三天到音乐周举办现场实地观摩考察。

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年正好是巴赫诞辰335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的音乐会,演出三天前即全场售罄。

丝绸青年乐坊
回顾音乐周9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所有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21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18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马友友为音乐周带来巴赫的启迪,试图通过巴赫其人和音乐探讨沟通的可能性,为年轻一代种下和平、包容的精神种子。

首场“乐聚·畅谈”音乐讲座

此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乐聚·畅谈”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参加,足以证明音乐周的影响力。

当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1月16日及17日下午,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一炉,在广州这个传统又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演绎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打卡”,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理念。

在执信中学,马友友与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巴赫与广东音乐“携手”,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大师拉“小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音乐周,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各项演出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

在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广青交之声”,其演奏得到了马友友的充分肯定。

1月17日晚上,马友友还出席了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8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

大师拉“小手”,可以说是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事实上,马友友在刚刚抵达广州就已经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广青交“少年基础班”的发展情况。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后,他再次对少年班表示赞赏:“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孩子们真的很幸福,能有广州交响乐团作为坚实的后盾为这个了不起的项目提供支持。我觉得这非常用心,也很让我感动。”

除了和广青交、少交、少年班三者的邂逅之外,马友友还在音乐周期间接受广东高校学生代表对他的专访,畅谈他在欧洲瑞法边界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隧道演奏巴赫的体验;和热爱音乐的外语学生探讨就业问题;探索巴赫音乐中关于希望的描述等等。平等、多元的文化沟通,在音乐周的每一个角落发生。

报道来源:
南方日报 记者徐子茗 摄影 李细华 姚志豪
二O二O年一月二十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1/19/c3003503.html?colID=null&appversion=6200&firstColID=1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