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Limelight YMCG story on the closing concert is already up!

QQ图片20200129230132

YO-YO MA CAPS OFF 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 2020 WITH BACH MARATHON

“The only way to play music is: when we are on stage, we are all equal,” Yo-Yo Ma told the audience after emerging from the nether regions of the orchestra’s cello section. The superstar cellist addressed the audience in Xinghai Concert Hall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at the closing concert of 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 a ten-day event which saw young musicians from around the world – from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Hungary, Italy and Japan – gather in Guangzhou, China, for an intensive period of mus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centred around the music of Johann Sebastian Bach.

It was with Bach that the fourth year of YMCG opened ten days earlier: under the deft baton of conductor Jing Huan, the Guangzhou Symphony Orchestra and the talented young musicians of the Guangzhou Symphony Youth Orchestra offered up a fascinating exploration of the many faces of Bach’s music. With heartfelt arias from Ma and American violinist Johnny Gandelsman presented alongside organ works reimagined for the colour and might of the modern symphony orchestra (by the likes of Stokowski, Respighi, Elgar and Schoenberg) the opening concert paid joyous tribute to Bach’s enduring legac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closing concert on January 18 was likewise bookended by orchestral takes on Bach’s music, the 71-strong YMCG Orchestra – a mixture of ages and experience levels, spanning students to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keen players forging careers in professions outside music – performing selections from the Art of Fugue (in arrangement by Ljova) and finishing the concert with Bach’s Third Orchestral Suite, all under the baton of Kansas City Symphony’s Music Director Michael Stern.

Between these pillars was a complete cycle of the Brandenburg Concertos and 11 performances by ‘Silk Road’ bands – groups who re-arranged, composed and improvised on Baroque dance suites in contemporary evocations of Bach’s own methodology. Finally, woven through the program were appearances by Yo-Yo Ma himself, performing excerpts from the Cello Suites he has been touring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o Australia, as part of The Bach Project.

The concert was therefore a marathon, four-hour affair – presented without an interval – and while the musicians might have been playing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performances were all infused with a sense of joy and collaboration. There were many memorable moments to savour: Han Mengying’s oboe solo in the First Brandenburg Concerto, for instance, or Evelyn Petcher Brandes’ violin in the Fourth, or the rich viola sound of the Sixth.

Between the Brandenburgs, the Silk Road performances were a chance for the participants to cut loose, with dancing, improvisation and theatrics providing a welcome change of texture and style – there were moments of jazz, flamenco and a hoe down, while a cellist from Kazakhstan, Tolkynuly Talgar, played the dombra, and YMCG 2020’s sole Australian participant, flautist Henry Liang, beguiled the audience with the haunting timbres of the Japanese Shō. Wild bass solos, strummed celli and percussive grooves abounded, the audience at times driven to cheer and clap along. But ultimately each performance, however varied, tied a discernible string back to the music of Bach, making for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the Concertos.

Ma’s own performances were a pleasure – “I am the oldest YMCG participant,” he quipped – and there was an audible exhalation of delight from the audience as he unspooled the opening broken chords of Bach’s Cello Suite No 1. The unsung hero of the evening, however, was faculty harpsichordist Avi Stein, who performed in all six Brandenburgs – the formidable harpsichord cadenza of the Fifth might be considered a night’s work by itself – as well as in poignant, intimate duet with Ma.

For the Third Orchestral Suite – culminating in brassy triumphant in the Gigue – Ma re-joined the back desk of the cellos, a touching manifestation of the spirit of collegiality and community through music which he fostered throughout YMCG and this final concert.

From:
LIMELIGHT
by Angus McPherson on January 22, 2020

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盛大闭幕

QQ图片20200129230115

1月18日,“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以YMCG(注:YMCG是音乐周四个关键词Youth、Music、Culture、Guangdong 的缩写,分别代表了音乐周的青年、音乐、文化、广东这四大元素)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6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音乐周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执棒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演出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调奏鸣曲》。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10点多才结束。本届音乐周也在这场“马拉松”音乐会之后拉上了帷幕。
历时9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省市联动,全球瞩目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由省文旅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使国内外主流媒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城市广州,同时也开创YMCG首次省市联动策划组织的先河。

音乐周期间,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英国《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澳洲古典音乐杂志《聚光灯》(Limelight)、香港电台第四台、北京《音乐周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进驻音乐周,香港凤凰卫视全程拍摄,为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艺术总监马友友及音乐周导师、学员作专题报道。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校长们及中国音协主席团成员、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团成员等业界大咖亲临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排练现场观摩,并出席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ías Tarnopolsky连续三天到音乐周举办现场实地观摩考察。各大媒体高度肯定包括开闭幕音乐会在内的各大演出演出,其中,对以马友友为首的YMCG导师团队、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广州六大文旅地标的展演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澳洲古典音乐杂志Limeligh编辑Angus McPherson在参与音乐周全程活动后评价道:“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一个围绕巴赫永恒的音乐而开展的,迷人而极具启发性的文化交流盛会。”
永恒巴赫
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年正好也是巴赫诞辰335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的音乐会,演出三天前即全场售罄。

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马友友为音乐周带来巴赫的启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文化环境中,试图通过巴赫其人和音乐探讨沟通的可能性,为年轻一代种下和平、包容的精神种子。

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更是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21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18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除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均以巴赫音乐为主题之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乐聚·畅谈”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两场活动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广州参加,足以证明YMCG的影响力。
当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在广州这个融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演绎放眼世界与留住乡愁的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打卡”,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理念。

执信中学榕树下马友友与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到:“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打卡”的大学生小李表示:“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巴赫与广东音乐“携手”,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安排大师名家和青年音乐家进行社区演出,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的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大背景下,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主承办方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举措。
大师拉“小手”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音乐周各项演出活动中都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于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英国《BBC音乐杂志》编辑Oliver Condy评价道:“音乐会为巴赫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不仅因为美妙的交响乐改编版本,更因为广交和广青交的热情、全情投入而闪耀的演出。中国交响音乐的未来掌握在这个具有天赋的音乐大家庭手里。他们的指挥景焕是一颗冉冉上升的巨星,必将带领她的音乐家们走向更高的水平。”

在马友友携YMCG交响乐团成员参与的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广青交之声”,其演奏得到了马友友的充分肯定。最为值得铭记的是,马友友出席了1月17日晚上举行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8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

大师拉“小手”,可以说是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事实上,马友友在刚刚抵达广州就已经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广青交“少年基础班”的发展情况,2019音乐周期间对少年班的殷殷寄语成为他长久以来的牵挂。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后,大师再次对少年班表示赞赏:“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孩子们真的很幸福,能有广州交响乐团作为坚实的后盾为这个了不起的项目提供支持。我觉得这非常用心,也很让我感动。”
除了和广青交、少交、少年班三者的邂逅之外,马友友还在音乐周期间接受广东高校学生代表对他的专访,畅谈他在欧洲瑞法边界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隧道演奏巴赫的体验;和热爱音乐的外语学生探讨就业问题;探索巴赫音乐中关于希望的描述等等。可见平等、多元的文化沟通,在YMCG的每一个角落中发生。

随着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第四届音乐周宣告圆满落幕。音乐周注入了余隆、马友友及导师团队跨越文化、共创未来的音乐理念和文化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创新且影响深远的尝试。在他们的引领下,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青年音乐家以乐会友,学习吸收海内外先进开放的文化思维和艺术养分,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的生动形象,展示活力广东的迷人风采。

报道来源:
文娱频道
二O二O年一月二十九日
https://c.m.163.com/news/a/F38JD5EO0537A7WH.html?spss=newsapp&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spssid=6b909b47ba33a46db735f62e023e30f3&spsw=1&isFromH5Share=article

“坐镇”广州一周,马友友都做了些什么?

QQ图片20200129230042

1月18日晚6时,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奏响,马友友领衔的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青年音乐家们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巴赫马拉松”音乐会,展现了音乐周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自2017年1月首次举办,即被业界誉为“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本届音乐周自1月10日开幕以来,举行了多项活动,尤其特别的是,还举行了六场社区演出。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音乐周艺术总监、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表示:“文化是造‘桥’而不是造‘墙’。我们相遇在音乐里,总会有惊喜。”

闭幕现场
4小时“巴赫马拉松”,两位导师即兴“脱口秀”
1月18日晚,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从傍晚6时起奏响连续4小时的“巴赫马拉松”。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青年音乐家将一周以来在广东音乐周的学习领悟,化作音符里的跃动,以不同形式呈献给观众。
音乐会上,YMCG交响乐团接连带来巴赫的经典曲目《赋格的艺术》(选段)、《勃兰登堡协奏曲》(选段)、《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等作品。

11组丝路青年乐坊带来的即兴表演,更是备受期待。面对不同的主题,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乐者海纳百川,带来创意十足的诠释,不断惊艳着现场观众。
现场,马友友不仅带来精彩独奏,还变身串场主持人,与老朋友——YMCG乐团指挥、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斯特恩说起“脱口秀”。已经连续四届担任艺术总监的马友友笑言自己是“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最老的成员”,“但这个舞台是平等的”。
斯特恩则透露,每年来广州参加青年音乐周,都有不同感受。“今年,我们与青年艺术家们一起分享、交流、合作,当然,还有各种吃!真的非常开心。”

为期一周多的广东青年音乐周,来自不同国家的71名青年音乐家青年音乐家们走到一起,在以艺术总监马友友及音乐总监迈克尔·斯特恩两位首席导师领衔的国际名家导师团队的指导与陪伴下,一同排练、练习、交流、演出、玩耍,欢乐有爱的气氛贯穿始终。
过去的一周,导师团队举行了数场音乐沙龙和“乐聚·畅谈”讲座,每天从早到晚安排的大师班、丝路青年音乐工坊、乐团排练等多项活动,让导师和学员一同完成了一趟音乐之旅,
把“巴赫”带进社区
巴赫并非遥不可及,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2020年是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335年的诞辰,本届音乐周以他和他的音乐为主线,贯穿音乐周的始终。
不仅在音乐厅,马友友以及YMCG(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还把巴赫的音乐带到社区。1月16日、17日,由余隆、马友友策划,马友友领衔、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组成的乐队,在二沙岛、执信中学、广州塔、沙面、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接连举行6场“快闪”演出,让老城市焕发了新活力,为市民带去了难忘的音乐记忆。

连续两天的时间里,马友友穿梭于广州的不同文旅地标。巴赫平和又愉悦的不朽名作,响彻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通过与古典音乐的对话,推动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融。
在沙面百年古树下,马友友边“舞蹈”边拉琴,还现场客串起主持人,“采访”起两尊拉琴表演者的雕塑,与现场的孩子们亲切互动。在哈哈大笑之余,引领他们认识古典音乐的魅力。演出时,马友友则立刻全情投入,感情充沛,演到机动处甚至站起来拉琴,高超的技艺吸引家长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
在粤剧博物馆,主办方则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环节。水上楼台,音乐响起,浪漫至极,吸引了不少来粤剧博物馆“打卡”的游客与市民驻足欣赏。有观众被音乐深深感染,情不自禁地感动落泪。

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网友表示,“广州不愧是大都市,没想到在街头也能邂逅马友友这样的国际大师!”也有不少乐迷表示非常欢迎这一类的活动,“巴赫并非遥不可及,他对当代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

对话马友友——
“文化让我们造‘桥’而不是造‘墙’”
广州日报:本次音乐周,城中文化旅游地标“快闪”备受关注,你认为如此安排的意义是什么?更喜欢去很有历史感的地方,还是很现代的地方?为什么?
马友友:如果去到一个有历史感的地方,我会开始想了解它的历史、这里发生过的事情。如果去到一个很现代的建筑,我会好奇它是由谁设计的,它是怎么建成的,谁在使用它……这一切都让我好奇。去到某个地方,我最在意的是那个地方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会让人产生新鲜感。我们在这里演奏巴赫的音乐,围观的人们,是路人偶然听到音乐走了过来,还是有目的地来到这里,无论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在这里,相遇在音乐里,就会有惊喜。
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的对话。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

广州日报:这几年,在音乐周期间和年轻学员的相处中,你有什么收获?
马友友:我看到学员从中国不同的地方、从世界不同的地方来,他们多数在20岁到30岁,有的已经工作,有的还在求学,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经验、背景,非常多元。
我们在一起交流,一起做音乐,我们是他们的长辈,也是同事,不同的看法都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感到安心,能够去试验、去想象。试验也是我们的目的,试验之后才能找到方向。有很多人表演的时候会害怕,担心被别人笑。但表演的目的是让听众快乐,听众最重要,表演者是次要的,听众是来欣赏的,不是来批评你的。我们一起分享,不一定是立竿见影有效的,但对他的人生、将来是有益的。我们都是生命的建筑家,有机会不断试验,才能找出好的方向。如果有一个长远的目的,今天就开始走。比如我很害喜,那我就先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找人问一个问题,明天找另一个人问另一个问题,慢慢解决这个问题,当小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我们就离长远的目标就越来越接近了。

广州日报:本届音乐周的主题是巴赫,这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
马友友:我听巴赫,他在音乐里能表现无限大,这也是全球性的一种表现。巴赫是拥有同理心的“科学作曲家”,他能给我们一种安慰,了解我们所有的感情。世界很复杂,他的每一首曲子都有一个主题能达到无穷大,他的音乐特别能连接到我们的当下。
巴赫是最杰出的即兴演奏家之一,温顿·马萨利斯说他是第一位爵士的作曲家,这也是古典音乐的一个来源。如果我们在文化上如果做得足够好,就可以把“他者”变成自己,进一步成为“我们的”财富,这是文化的宗旨和目的。这也是我们在YMCG所做的——把经典的音乐带到现代。我们不要害怕,文化给我们一个机会,是造“桥”而不是造“墙”,善于分享,就能增强我们所有的人的创造力。
“我给广青交的孩子们打100分!”
广州日报:开幕式音乐会上,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小乐手也有登台表演,社区“快闪”,你也有和他们合作。你给他们的表现打多少分?
马友友:100分!开幕式音乐会前他们正值期末考试,很累很辛苦,但是他们仍然很用心完成指挥对他们的要求,他们拉的曲子那么美妙。感谢广交所有做这件事的人,很佩服他们,这不是平常的工作,他们用心、用头脑、用激情在做。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些孩子的关爱、照顾。他们给了年轻人一个目标。我看到11岁的吹双簧管的小女孩用非常健康的态度对待她的学习,没有任何不健康的压力。遇到困难,她能认真分析、积极解决。
广青交在做的事情并不是训练专业的音乐家,而是塑造未来的公民。它给所有的人提供机会,文化是给大家的,不是给特定人群的。这一点,尤其可贵。

广州日报:每年1月,您都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坐镇”音乐周,音乐周以及广州吸引你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马友友:我很少有机会能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一个多星期。我喜欢广州,这里天气好空气好,吃得新鲜美味。这里的人热情、自然。我觉得广州是中国的宝贝,无论是在历史、文化还是经济方面。广州在大河大海交界处,我在这里和这里的人们一起工作非常舒服。特别是,我们做的工作这么有意义。”

报道来源: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岸、张素芹 全媒体编辑:曾俊
二O二O年一月二十日
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detail/1126733?site4

这九天,马友友让巴赫融入了广州

QQ图片20200129225923

1月18日晚,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在一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马拉松”音乐会中落下帷幕。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6时开始,没有中场休息。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音乐周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执棒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演出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调奏鸣曲》。

历时9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巴赫精神贯穿始终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本届音乐周由省文旅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吸引了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校长们及中国音协主席团成员、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团成员等业界大咖亲临。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ías Tarnopolsky连续三天到音乐周举办现场实地观摩考察。

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年正好是巴赫诞辰335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的音乐会,演出三天前即全场售罄。

丝绸青年乐坊
回顾音乐周9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所有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21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18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马友友为音乐周带来巴赫的启迪,试图通过巴赫其人和音乐探讨沟通的可能性,为年轻一代种下和平、包容的精神种子。

首场“乐聚·畅谈”音乐讲座

此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乐聚·畅谈”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参加,足以证明音乐周的影响力。

当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1月16日及17日下午,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一炉,在广州这个传统又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演绎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打卡”,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理念。

在执信中学,马友友与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巴赫与广东音乐“携手”,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大师拉“小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音乐周,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各项演出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

在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广青交之声”,其演奏得到了马友友的充分肯定。

1月17日晚上,马友友还出席了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8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

大师拉“小手”,可以说是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事实上,马友友在刚刚抵达广州就已经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广青交“少年基础班”的发展情况。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后,他再次对少年班表示赞赏:“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孩子们真的很幸福,能有广州交响乐团作为坚实的后盾为这个了不起的项目提供支持。我觉得这非常用心,也很让我感动。”

除了和广青交、少交、少年班三者的邂逅之外,马友友还在音乐周期间接受广东高校学生代表对他的专访,畅谈他在欧洲瑞法边界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隧道演奏巴赫的体验;和热爱音乐的外语学生探讨就业问题;探索巴赫音乐中关于希望的描述等等。平等、多元的文化沟通,在音乐周的每一个角落发生。

报道来源:
南方日报 记者徐子茗 摄影 李细华 姚志豪
二O二O年一月二十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1/19/c3003503.html?colID=null&appversion=6200&firstColID=12722

粵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

QQ图片20200129230026

粵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
“二○二○(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前晚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落下帷幕。由藝術總監馬友友、音樂周導師團與音樂總監麥克爾 · 斯特恩領銜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的所有青年音樂家一起,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閉幕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從傍晚六點開始演出,節目單上一共有廿一首曲目,包括開頭和結尾由音樂周音樂總監麥克爾 · 斯特恩執棒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演出巴赫的《賦格的藝術》(四個選段)和《管弦樂組曲第三號》,全部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十一組絲路青年樂坊組合的全新創作。馬友友親自演奏了兩首巴赫作品,他還與羽管鍵琴演奏家艾維 · 施泰因一起臨時加演一首巴赫《G大調奏鳴曲》。整場音樂會沒有中間休息,一直演到將近晚上十時才結束。
巴赫的音樂主題貫穿了本屆音樂周所有的訓練及演出,包括開閉幕式曲目、室內樂訓練、絲路青年樂坊等。其中絲路青年樂坊的即興音樂訓練更是嘗試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於歐洲宮廷、民間的舞蹈音樂作為訓練的主題,從廿一世紀的即興創作中探討十八世紀巴洛克年代音樂創作的精神與方式。
馬友友攜本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交響樂團成員、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少年團)亮相廣州六大文旅地標,將巴赫雋永經典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勃蘭登堡協奏曲》(片段)和廣東音樂“五架頭”、全新改編的經典作品等音樂共冶一爐。

报道来源:
澳门日报 池晓东
二O二O年一月二十日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01/20/content_1410410.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4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你在广州街头偶遇马友友了吗?

QQ图片20200129221443

1月18日,历时9天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顺利闭幕。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巴赫主题贯穿全场】
闭幕式音乐会从傍晚6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10点多才结束。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
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巴赫的音乐主题也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

【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可谓本届音乐周的大亮点之一。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在执信中学的榕树下,马友友、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打卡”的大学生小李表示:“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

报道来源:
羊城晚报 艾修煜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cf3bc3610c65b950&redirect_uri=https%3A%2F%2Fycpai.ycwb.com%2Famucsite%2Fpad%2Findex.html%3Ffrom%3Dsingle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3%2Fdetail%2F618729&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userinfo&state=STATE#wechat_redirect

音乐|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马拉松”音乐会演足四个多钟

QQ图片20200129230214

1 月 18 日,”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 ” 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 • 斯特恩领衔音乐周 YMCG 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 马拉松 ” 音乐会,为本届音乐周落下了帷幕。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 6 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 21 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麦克尔 • 斯特恩执棒音乐周 YMCG 交响乐团演出 J•S• 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 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 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 • 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 大调奏鸣曲》。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 10 点多才结束。历时 9 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巴赫是 2020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 年正是巴赫诞辰 335 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 ” 马拉松 ” 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音乐会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等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

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更是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 21 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 18 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除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均以巴赫音乐为主题之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 ” 乐聚 • 畅谈 ” 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 ” 乐聚 • 畅谈 ” 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两场活动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足见 YMCG 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音乐周各项演出活动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于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在马友友携 YMCG 交响乐团成员参与的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 ” 广青交之声 “。此外,马友友还出席了 1 月 17 日晚上举行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 8 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大师拉 ” 小手 “,成为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完成和少年班的 ” 首演 ” 之后,马友友对少年班表示赞赏:” 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

报道来源:
新快报 徐绍娜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2422401bc8e04c6d0001ca

明星|惊艳!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演出巴赫

QQ图片20200129221443

马友友携 YMCG 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 ” 打卡 ” 演出,是 2020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一大亮点。他们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 ” 五架头 “、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在广州这个融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演绎放眼世界与留住乡愁的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 450 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 ” 打卡 “,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 ”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 的文旅结合理念。

执信中学榕树下,马友友、余隆和学子们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 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 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 450 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意。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 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 ” 唱、念、做、打 ” 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 ” 五架头 ” 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 ” 打卡 ” 的大学生小李表示:” 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 巴赫与广东音乐 ” 携手 “,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报道来源
新快报 徐绍娜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5e2423431bc8e04d6d000207

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盛大闭幕!2021再见!

QQ图片20200129230228

1月18日,“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音乐周”以YMCG(注:YMCG是音乐周四个关键词Youth、Music、Culture、Guangdong 的缩写,分别代表了音乐周的青年、音乐、文化、广东这四大元素)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艺术总监马友友、音乐周导师团与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领衔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从傍晚6点开始演出,节目单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开头和结尾由音乐周音乐总监麦克尔•斯特恩执棒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演出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4个选段)和《管弦乐组曲第三号》,全部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11组丝路青年乐坊组合的全新创作,以及由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演奏的两首巴赫作品。马友友还与羽管键琴演奏家艾维·施泰因一起临时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调奏鸣曲》。整场音乐会没有中间休息,一直演到将晚上10点多才结束。本届音乐周也在这场“马拉松”音乐会之后拉上了帷幕。

历时9天的音乐之旅在巴赫的音乐中再一次得到艺术与文化上的升华,诠释出音乐融通文化,艺术联结心灵的永恒主题。

省市联动,全球瞩目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由省文旅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使国内外主流媒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城市广州,同时也开创YMCG首次省市联动策划组织的先河。

音乐周期间,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英国《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澳洲古典音乐杂志《聚光灯》(Limelight)、香港电台第四台、北京《音乐周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进驻音乐周,香港凤凰卫视全程拍摄,为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艺术总监马友友及音乐周导师、学员作专题报道。世界顶级音乐学府的校长们及中国音协主席团成员、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团成员等业界大咖亲临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排练现场观摩,并出席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ías Tarnopolsky连续三天到音乐周举办现场实地观摩考察。各大媒体高度肯定包括开闭幕音乐会在内的各大演出演出,其中,对以马友友为首的YMCG导师团队、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广州六大文旅地标的展演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澳洲古典音乐杂志Limeligh编辑Angus McPherson在参与音乐周全程活动后评价道:“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是一个围绕巴赫永恒的音乐而开展的,迷人而极具启发性的文化交流盛会。”

永恒巴赫

巴赫是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的主题,2020年正好也是巴赫诞辰335年的纪念。作曲家的最后作品之一《赋格的艺术》、乐队作品的大作《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第三管弦乐组曲》被搬上了闭幕式“马拉松”音乐会的舞台。这场集中展现了过去九天青年音乐家们以巴赫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交流的音乐会,演出三天前即全场售罄。

回顾音乐周九天的活动,巴赫的音乐与精神无处不在。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认为,巴赫音乐蕴含真理、信任、服务——即文化的核心价值:“文化帮助我们互相沟通,彼此理解,从而构建信任。文化是一种给予,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人。”马友友为音乐周带来巴赫的启迪,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和文化环境中,试图通过巴赫其人和音乐探讨沟通的可能性,为年轻一代种下和平、包容的精神种子。

巴赫的音乐主题贯穿了本届音乐周所有的训练及演出,包括开闭幕式曲目、室内乐训练、丝路青年乐坊等。其中丝路青年乐坊的即兴音乐训练更是尝试以巴赫曾借用、援引的巴洛克年代盛行于欧洲宫廷、民间的舞蹈音乐作为训练的主题,从21世纪的即兴创作中探讨18世纪巴洛克年代音乐创作的精神与方式。

除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均以巴赫音乐为主题之外,四场在星海音乐厅举行的活动:两场室内乐沙龙与两场“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巴赫的音乐与文化精神。第一场“乐聚·畅谈”探讨演奏音乐的真理,创作者与演奏者如何通过抉择为他人缔造意义;第二场则探讨音乐,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如何带给人意义,从而进一步启发人回馈社会、回归初心。这两场面对公众开放的活动,首次在星海音乐厅室内乐演奏厅举行,两场活动全场爆满,观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来广州参加,足以证明YMCG的影响力。

当马友友走上粤剧戏台

马友友携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交响乐团成员、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亮相广州六大文旅地标,将巴赫隽永经典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和广东音乐“五架头”、全新改编的经典作品等音乐共冶一炉,在广州这个融汇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国际大都市演绎放眼世界与留住乡愁的动人情景。

音乐家们到访的六大地标分别是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六个选点从西到东、从珠江河畔到城市之巅,串联起近代广州的发展轨迹。马友友与青年音乐家们在上述六大地标“打卡”,留下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彰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理念。

执信中学榕树下马友友与余隆和莘莘学子畅谈音乐之道。余隆说到:“我们演奏音乐时,不要顾虑太多,要享受,要乐在其中。”马友友则以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与《蒙古长调》为执信中学师生留下难忘的记忆。在游人如鲫的广州塔450观景平台,青年音乐家的《第四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段)、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步步高》为云端的广州带来了冬日的暖流。有来自山东的游客表示:“在这里邂逅马友友,缘分!”

在粤剧博物馆水上舞台,青年音乐家们在平日用于“唱、念、做、打”的戏台演奏起巴赫的《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而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广东民族乐团“五架头”演奏的《雨打芭蕉》和《步步高》,压轴出场的马友友以巴赫的第一、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打卡”的大学生小李表示:“真没想到能在这么古老的街区邂逅巴赫,邂逅马友友!巴赫与民乐的碰撞太让我惊喜!”巴赫与广东音乐“携手”,西方经典遇上东方传统,文化的共融互通在粤剧舞台得到最创新且出彩的体现。

安排大师名家和青年音乐家进行社区演出,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的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大背景下,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主承办方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举措。

大师拉“小手”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广青交(少年团)、广青交少年基础班在音乐周各项演出活动中都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开幕式音乐会中,观众首次聆听到大师马友友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这对于广青交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英国《BBC音乐杂志》编辑Oliver Condy评价道:“音乐会为巴赫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不仅因为美妙的交响乐改编版本,更因为广交和广青交的热情、全情投入而闪耀的演出。中国交响音乐的未来掌握在这个具有天赋的音乐大家庭手里。他们的指挥景焕是一颗冉冉上升的巨星,必将带领她的音乐家们走向更高的水平。”

在马友友携YMCG交响乐团成员参与的六场社区演出中,广青交(少年团)的孩子们与马友友及青年音乐家同台,为广州市民奉上专业且真诚的“广青交之声”,其演奏得到了马友友的充分肯定。最为值得铭记的是,马友友出席了1月17日晚上举行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首届少年基础班第二学期汇报演出,并与学琴仅8个月的孩子们合作演奏了《街头音乐》。

大师拉“小手”,可以说是音乐周期间最动人的瞬间之一。事实上,马友友在刚刚抵达广州就已经向工作人员询问关于广青交“少年基础班”的发展情况,2019音乐周期间对少年班的殷殷寄语成为他长久以来的牵挂。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后,大师再次对少年班表示赞赏:“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他们接受的演奏训练也是音乐教育应有的模样。孩子们真的很幸福,能有广州交响乐团作为坚实的后盾为这个了不起的项目提供支持。我觉得这非常用心,也很让我感动。”

除了和广青交、少交、少年班三者的邂逅之外,马友友还在音乐周期间接受广东高校学生代表对他的专访,畅谈他在欧洲瑞法边界大型强子对撞机地下隧道演奏巴赫的体验;和热爱音乐的外语学生探讨就业问题;探索巴赫音乐中关于希望的描述等等。可见平等、多元的文化沟通,在YMCG的每一个角落中发生。

随着2020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闭幕式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第四届音乐周宣告圆满落幕。音乐周注入了余隆、马友友及导师团队跨越文化、共创未来的音乐理念和文化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创新且影响深远的尝试。在他们的引领下,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的青年音乐家以乐会友,学习吸收海内外先进开放的文化思维和艺术养分,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的生动形象,展示活力广东的迷人风采。

报道来源:
人民号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rmh.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10916817

马友友携青年音乐家乐动广州 中西音乐碰撞助千年商都焕发全新活力

QQ图片20200129221714

1月16日和17日下午,正在进行中的2020(第四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由音乐周艺术总监马友友亲自领衔,国际名家组成的音乐周导师团成员与来自全球的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青年音乐家们,以及由省市合作共建、广州交响乐团创办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学子们共同参与下,在二沙岛钻石公园、执信中学校园内、广州塔450观景平台、沙面中心大街、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水上舞台举行了六场社区演出。安排大师名家和青年音乐家进行社区演出,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星海音乐厅承办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以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等的力度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大背景下,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的举措。

本届音乐周六场社区演出安排,是音乐周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与艺术总监马友友共同谋划,由广州交响乐团及马友友团队双方共同保障落地实施。1月16、17日两个下午,马友友与音乐周全体青年音乐家以及导师团前往广州市内六个文化及旅游地标,连同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的重奏组,以古典音乐重要源头之一巴赫的音乐元素与广州的新老城市文化景观唱和,音乐仿如流动的建筑,砖瓦则如同凝固的和弦,两者的混搭和碰撞产生出和谐与蓬勃的艺术力量,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本次六场社区演出,也是马友友继在本届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与广交常任指挥执棒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次合作之后,再次与广青交的少年团同场演出,极大的激发了以广青交为代表的广州青少年的艺术潜力和热情。

其中在沙面中心大街,马友友先祝大家“新年快乐!”,然后演奏了巴赫《第三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布列舞曲”、“吉格舞曲”。引来大批市民围观欣赏。

在永庆坊,马友友带来巴赫《第二号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之“前奏曲”、“吉格舞曲”。并与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少年团)小提琴重奏组的孩子们交流合照。

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主办方还精心策划了“巴赫与广东音乐”这个东西音乐文化碰撞的细节,在广东民族乐团重奏组演出完《雨打芭蕉》《步步高》后,马友友登场带来三首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选段。马友友、巴赫与岭南园林、粤剧戏台的结合,产生出奇妙治愈的花火,也让在场市民大叹惊喜。

关于携巴赫的音乐走出音乐厅,展开与城市和大自然的对话,马友友并不陌生:“我现在在世界各地演奏这样的音乐,在音乐厅或者开放的空间,在没有墙壁的地方都演奏过;我为学生、老人,以及年轻人演奏。音乐确实能够带来改变。我希望,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我们都能通过巴赫的音乐帮助人们走到一起”。

本届音乐周自1月10日开幕以来,已举行了开幕式音乐会、数场音乐沙龙和“乐聚·畅谈”讲座,以及每天从早到晚安排的大师班、丝路青年音乐工坊、乐团排练等多项活动。目前,本届音乐周以接近尾声,六场社区演出之后,本届音乐周的闭幕式音乐会将于1月18日晚6点,以音乐周特有的开放、包容、交流、发展的面目,由马友友、导师团与音乐周YMCG交响乐团的所有青年音乐家一起,在星海音乐厅的舞台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音乐会。

报道来源:
文娱频道
二O二O年一月十九日
https://c.m.163.com/news/a/F38I2K2I0537A7WH.html?spss=newsapp&sps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