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谈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策划理念
想象力是最好的音乐教育

dsc_2741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历经近两年的筹划,首届“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以下简称“音乐周”)将于明年1月7日至20日期间在广州举行。届时,蜚声世界的艺术大家马友友将担任艺术总监。音乐周将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交响乐团和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承办,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届。

此外,“音乐周”将组建一支由35岁以下来自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青年演奏家组成的乐团,成员将经考试或邀请的形式加入。马友友还为“音乐周”挑选了12位导师,他们将在整个音乐周期间参与教学、讲座,举办大师班及演出音乐会。

“音乐周”期间,每天都会举行演出和交流活动,其中大部分音乐会活动将以公益性或低票价形式呈现,方便公众参与。首届“音乐周”安排在广州的公开活动从明年1月7日持续至15日。明年1月16日至20日,计划安排音乐周乐团赴港澳地区巡演。这是继2005年至2007年举办三届“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和2010年举办“广东亚洲音乐节”之后,广东省将举办的又一项立足广东、放眼世界的重要文化艺术品牌活动。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谈及对首届“音乐周”的策划理念,马友友强调,“目标是推动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青年音乐家的交流文化。通过学习演奏不同类型的乐曲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让学员探索与践行核心艺术价值——好奇心、交流和协作。而想象力是最好的音乐教育。”

南方日报:在设计和传播“音乐周”的时候,你为何特别强调“文化的力量”?

马友友:音乐和其他艺术、科学一样是文化的中心。文化是我们的社会借以发现真理、创造信任、分享意义的工具。当人类演奏、歌唱、写作或者思索的时候,我们不仅是在创造美和知识,我们同时也在对人类的未来寻找解决办法。

我认为,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不应该仅拥有高超的技术,还应该留意艺术的力量以及世界对这种力量的需求。考虑到这一点,导师团队来自世界各地,目标是令来自内地和港澳台的青年音乐家进行文化交流。

南方日报:你对整个“音乐周”的运作理念是什么?

马友友:我很认同余隆在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秉承的理念:除了竞技,我们还要让大家想清楚,自己从事音乐是为了什么,当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思考?我想,从这个价值观出发,会给我们的“音乐周”找到一些方向。

当下,我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学会思考?这不仅是针对音乐本身。我们如何通过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音乐、人生,去看待不同的文化?这些问题在“音乐周”上都会有体现。整个课程将涉及音乐和修养,参与者可以从课程中加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能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灵活的思维。

总之,我们要求他们练习实践好奇心、交流和合作的核心艺术价值。我希望参与“音乐周”的青年音乐家们都能思考内容、交流沟通和从受众角度思考音乐是为满足谁的需求。想明白这三个核心问题,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南方日报:不少人认为当下的青年音乐人“有技无艺”,“音乐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马友友:音乐家的理想是超越技巧,音乐要能够解说出人生的意义。音乐不只是声音,它的目的是引发另一个人的思考和想象力。文化、音乐、艺术是活的。现在是IT发达的时代,学习新知识往往一个按键就出来了,这让很多人缺少时间去思考、阅读、写作,但恰恰是深入学习的过程,我们才会去思考,才让人更加充实,让生活变得丰满。在这次的“音乐周”里,我会提一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我是谁”“你是谁”“我要和你说什么”。举个例子,我提一个问题,“你认为中国人最可贵的是什么?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你怎么选择?”当我们结合音乐如何能回应别人的需求展开讨论时,我们希望这种方式能创造强大和令人难忘的时刻。我们希望,“音乐周”除了给参与者留下美妙的音乐体验,也能为他们带来新的技术和灵感——有关音乐和音乐家在我们日益复杂的21世纪的世界中可以发挥的强大作用。

南方日报:你挑选12位导师的标准是什么?

马友友:我认为,他们在演奏技巧、感情交流、处事为人上都是非常完美的。尤其是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比我的创造能力高很多,比如麦克·布洛克就是一个惊人的天才,他特别擅长即兴创作、喜欢多向思维,能提供一种很有活力的环境,能很大程度激发别人的创作灵感,打开青年人无限的想象力空间。

“音乐周”中会有两场音乐会,布洛克会带着8至12个人组成室内乐的团队,演奏的音乐是没有谱子的,是完全即兴演奏的。此外,作曲家赵麟也会参加,指导青年人如何创作中国音乐。我们希望这里的青年人具备创新、创意意识,各地的青年人也会彼此激发灵感,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当下社会竞争激烈,想象力是最好的音乐教育,它是可以培养的。音乐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希望青年人能透过音乐看到更广阔的空间。

南方日报:你认为“音乐周”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

马友友:我想,“音乐周”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对不同音乐、不同文化的认同,这对演奏自身也会有帮助,这也是我们原来最缺失的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很重要,当你能“进入”他的音乐和文化本身,才能彼此分享,而不仅仅是站在“表面”上看看。

演奏音乐就像是一场“接力赛”,它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的,好的音乐家绝对不能丢失对人的信任。“信任”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音乐上,我们要传达演奏的技巧和实现它的原因,在文化上,我们则要能够找到超越时空的“实话”,才能达成共识。

南方日报:这次“音乐周”在广东举办,对于这片土壤有何期待?

马友友: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在想,除了经济,未来广东在文化方面应该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经济家、政治家要思考,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参与其中。我们现在不仅要是让年轻人聊音乐、聊国际性、聊广东,更要引导他们把这些话题联系起来,找到一些解决方法。

我一直致力于研究音乐如何能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变革的力量,以及如何增加机会让观众在身边的社区能体验到更多数量和类型的音乐,我希望让所有的音乐家、音乐爱好者、音乐老师和机构用艺术的形式作为桥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分歧,激发创造大众团体意识。

广州期待被音乐“激发”

马友友其实是广州交响乐团的老朋友了。他与广东文化艺术的首度结缘,就是在2010年由广交主导举办的“广东亚洲音乐节”中。当时,他与余隆和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音乐节的闭幕式音乐会,其后他又曾两度来穗演出,其中一次便是近年来在广州文化地标建筑之一的广州大剧院。

马友友拥有非常丰富的艺术经历,尤其是他多样性和前瞻性的艺术理念,必将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注入不同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文化品牌活动的艺术基因。从马友友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理解其不断寻求与听众不同的对话方式,以及对个人艺术成长求新求变的态度。

无论是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还是对青年成长的关注,他都努力从中找寻能激发想象力的元素。

在记者印象中,每次巡回演出,马友友都会排出时间指导大师班,参与学生(包括非音乐科系学生)一些非正式的活动。可以说,马友友竭尽所能地为儿童塑造一个音乐的空间,以丰富而生动的方式让音乐与创造力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当下中国青少年缺失的部分。

最令人欣赏的地方,则是他力图将音乐化为沟通的语言,跨越世界不同种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近,通过与哈佛大学的密切合作,“丝路计划”得以进一步拓宽和推进教育项目规划,他还担任芝加哥交响乐团学习交流与训练学院的创意顾问,目的是激发创造大众团体意识。对于明年1月,我们倍加期待他担任艺术总监的“音乐周”。

他们眼中的“音乐周”

广州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景焕:我想,这个“音乐周”和其他音乐节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教会大家放松。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的技术不能在两周内快速提高,但在国外的音乐营,会有瑜伽、太极、哲学等课程。“音乐周”不只有合奏课、独奏课,我们每晚都会有小型讨论,大家可以随意发问,马友友和其他嘉宾会和大家聊天,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

刚刚结束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小提琴比赛,拉《梁祝》得大奖的是韩国人。是不是中国孩子真的有技无艺?没有内功?我们希望,这个“音乐周”给青年人打开一扇窗,除了平时的练习,音乐还能带给你什么?另外,12位导师里有丝路乐团成员,他们最擅长的即兴演奏,恰恰是中国孩子感觉最困难的。如今的古典音乐不再是局限于过去的形式,这次这些导师会教给年轻人如何“玩音乐”。

广州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中国有机会请到马友友规划设计“音乐周”,引发我们对音乐、未来以及对文化认同度的思考,这相当难得。除了对经济的关心外,我们对文化的关心同样重要。我们希望通过音乐,能得到心灵上的升华,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马友友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经验和热情,更重要他是对文化的思想和理念,“音乐周”上会有很多世界音乐的不同形态。之前的上海小提琴大赛,马友友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我自己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跟青年人交流”。在广东,我们希望能更多地以文化的本质注入到音乐当中,这个“音乐周”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马拉松”,更注重音乐家自身的打造过程,增加音乐家自己对音乐的思考。

报道来源:南方日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9/09/content_7581287.htm